通过儿童交流构筑日中友好关系!! 打印
2011-08-02 16:01

旅日华侨彭鹏非常喜欢小朋友,他在日本成立了日中儿童交流协会。通过民间儿童往来推进着两国间的交流活动。就在不久前,他领导协会成员将孩子们画的画送到了因震灾避难的居民们的手中,传递了孩子们的一份爱心。人民日报东京支局局长于青就日中儿童交流近期对彭鹏进行了专访。

〈被采访者〉

彭鹏

东方通信社翻译、日中儿童交流协会会长

〈人物简介〉

1975年出生于河北省保定市。1996年开始参加北京自学考试,主攻新闻学。2003年广岛大学文学部研究结束。2005年广岛大学大学院文学研究科人文学硕士毕业。目前在东方通信社一方面从事翻译工作,同时还是日中儿童交流协会的会长。

〈采访〉

于青

人民日报东京支局局长

〈人物简介〉

198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学专业毕业。86年进入人民日报国际部工作。88年曾作为驻日记者在日本工作。98年第二次以驻日记者身份在日本工作。2006年开始第三次驻留日本至今。

于青・人民日报东京支局局长  您什么时候开始对日本感兴趣的呢?

彭鹏・东方通信社翻译、日中儿童交流协会 我的父亲是河北大学老师,专门从事半导体研究及教学工作,在我12岁的时候,父亲只身前往日本丰桥技术科学大学进行了为期1年的研究工作。父亲在日期间给我写了很多信,向我介绍了日本美丽的樱花以及日本的科学技术,读了这些信,我开始对日本产生了兴趣。

于 请谈一谈来日的经过。

彭 在父亲的介绍下,我于2001年来到广岛,在广岛大学开始了自费留学生活。我对日本文学和中国文学有着浓厚的兴趣,于是开始了比较文化方面的研究。2003年我考取广岛大学硕士,开始就江户时代的小说进行了研究。

于 您在中国的时候学得什么专业呢?

彭 高考失利后,我到北京开始参加“北京市自学考试”。这一教育制度是教育部及北京市政府为帮助那些未能顺利考取大学的人士获得与大学生们同等教育及资格而设立的。当时,我主攻新闻学。

于 广岛的生活如何?

彭 由于是自费留学生,经济上捉襟见肘。一边求学,一边从事清扫、餐饮业、警备等工作,还从事过农活。很多留学生非常厌烦这种生活,我却觉得通过这样的生活得到了成长,学到了很多东西。

2003年,我结婚成家,第二年把妻子接到了广岛。我上学期间,妻子在外打工补贴家用,我毕业后,妻子开始求学,我则开始全职打工养家糊口,夫妻之间的这种互相支撑是我莫大的精神支柱。

于 真是不容易啊。

彭 我并不觉得辛苦,其实,通过各种打工的机会,可以接触到不同类型的日本人,感到很有意思。从中,我也发现了许多和日本人的共通点,我开始相信,超越国界和文化的分歧,人和人之间的交往才是最重要的。后来我写了一篇论文〈不以国视人----日本学研究的人性化方向〉,并得以在日本法政大学学术刊物《国际日本学》上刊载。 

于 谈谈您硕士毕业后的情况吧。 

彭 到妻子毕业之前,我在东广岛市日中亲善协会的介绍下在东广岛市公民馆从事中文教学,后来又在马自达汽车厂为中国研修生做翻译工作。 

于 您是什么时候来到东京的? 

彭 妻子大学毕业后,被东京一家IT公司采用为正社员,我就跟着一起来到了东京。我先后从事过电视机顶盒的销售营业、空调架台的销售营业,但是由于自己不适合做营业,后来开始转职到了《新民晚报》日本版编辑部工作,后来还担任了主编。但后来由于广告收入的减少,报纸经营很不景气,我于是辞职来到了东方通信社,在这家公司我主要从事Japan-Online网站的中文翻译工作。这个网站是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和东方通信社共同制作的。这是我一直希望从事的工作,通过这份工作可以为促进中日友好做出贡献。 

于 您现在是日中儿童交流协会的会长,请您谈谈您成立这个协会的经纬。 

彭 当我还是一名高中生的时候就非常喜欢孩子,经常和附近的孩子们一起玩耍。为了更多地接触到孩子们,我选择就读新闻专业,并后来在中国少年报社中的中国儿童报从事实习记者的工作。来日本后,我发现还没有一个促进日中儿童交流的组织,于是开始筹备创建日中儿童交流协会,2009年,如愿以偿,我和一些志同道合的中日友人一起成立了日中儿童交流协会。 

于 现在你们协会具体在做些什么呢? 

彭  我们以前组织过中日两国儿童举行烤肉大会、唱歌比赛什么的,东日本大地震后,我们在富士见市日中友好协会的支援下,将文具和支援物资送到了福岛灾区高中生们的手上。我们还计划在近期将孩子们画的画送交到茨城县灾区的民众手中。 

于 今后你们还打算进行什么样的交流活动呢? 

彭 我们今后还将带着日本孩子们去中国旅游,带中国孩子们来日本旅游,促进彼此间的往来交流。中日两国之间有许多友好城市,我们想以此关系深化日中儿童之间的交流。 

于 您是中日儿童交流的第一人,您的理想一定会得到进一步实现的。

最后更新于 2011-08-05 16:50